2024鲁菜十大名店 鲁菜馆排名

多想品牌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从品牌评价、品牌人气指数、销量评选出了鲁菜馆十大品牌排行榜,是鲁菜馆什么品牌好的重要参考数据。

鲁菜馆十大品牌

2024年鲁菜馆品牌排行榜,是由多想派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发布的鲁菜馆十大品牌排行榜,旨在展现鲁菜馆行业优秀企业,是你了解鲁菜馆哪个品牌好有价值的参考。

1.柳泉居

柳泉居

刘伶不比渴泪如,豪饮堆求酒满壶,去去且寻谋一醉,称西道有柳泉居”。这是旧时张笑成的《北京风俗杂咏续编》中一首题为“柳泉居”的竹枝词。

柳泉居饭庄是一家经营地道京味菜肴的中华老字号,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约1568年),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柳泉居原址在护国寺西口路东,是一家经营黄酒的酒馆。因当时小店的院内有一棵硕大的柳树,树下有一口甜冽清澈的泉眼井,用这口井的水酿出的酒味道醇香无比,因此享誉京都。黄酒馆起初本无店名,因一个偶然的事件,得名人题字便列入经传。

相传在明代,嘉靖皇帝十分宠信奸臣严嵩,说:世上没有杀严嵩的刀,斩他的剑。到穆宗继位后,决心要铲除奸臣,杀死严嵩,无奈先皇有言在先,只得罢免了严嵩的官职,给了他一只银饭碗,让他苟且活着。北京人都恨严嵩,在他被罢官后一直无人接济他,于是严嵩便开始沿街乞讨。一天,他又渴又饿,走到一家黄酒馆前再也走不动了。这家黄酒馆的掌柜是个山东人,经营自酿的黄酒十分地道。严嵩闻到酒香,便央求掌柜的赏他酒喝。掌柜的一眼便看出手捧银碗的严嵩,早就听说严嵩写得一手好字,便取来纸砚笔墨说道:赏酒可以,但你要为我这小店题几个字。严嵩稍加思索便题写了“柳泉居”三个字。这以后不久严嵩便饿死街头,“柳泉居”三个字竟成了严嵩的绝笔,而这家小店也因此闻名京城。

在清代柳泉居连同三合居、仙露居而一并被称为“京城名三居”。随着历史的变迁,百年间“京城三居”到1935年仅存柳泉居一家。伪中央政府1940年南迁后黄酒业衰,柳泉居渐改为专营北京风味菜肴餐馆。1949年店址迁至新街口南大街,北京解放后该店曾易名“平安食堂”、“永进食堂”。1978年恢复了“柳泉居”字号,著名书法家贾松阳先生为柳泉居题写了牌匾。老舍先生的力作《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均以此馆做为素材和背景。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女士在“柳泉居”字号复出后,于1980年2月14号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介绍柳泉居的文章中写道:“万没想到,在打倒四人帮后,看到久已湮没的‘柳泉居’老酒馆重新开起张来,实在值得我向它致喜致贺”。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也曾为柳泉居题写牌匾。

1984年,柳泉居重整“门脸”,经营面积由1982年的225平方米增至450平方米。一楼经营大众食品,可同时接待180人就餐;二楼设三间雅间和一大厅,承接聚餐宴会。溥杰先生题写的“即寿而康”、“琼楼胜境”和胡絜青女士题写的匾额使其熠熠生辉。八九十年代,柳泉居的老经理杨兴儒身先士卒勤恳敬业,从厨40余年的特级技师王德福及其徒弟特级技师张铁元领灶主厨,带领干部员工,以其风味特色菜点,周到礼貌服务,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2001年,在经理屈德森的带领下柳泉居重新进行装修改造,就餐环境得到了改善,一楼大厅经改修后变得更人性化。重张之际请来漫画大师李滨声,特作“民俗四画”致喜。大酒缸、醉八仙、旧京喜堂、寿堂等。有人士在“醉八仙”图上写“顶针儿”句:京城柳泉黄,黄酒醉人香;香惹八仙醉,醉倒神四双。二楼由原来的三个雅间改造成“聚贤厅”、“福寿厅”、“醉仙厅”、“和禧厅”、“溢香厅”、“柳音厅”六个雅间。改造后的柳泉居不仅在形象上焕然一新,还在菜肴的结构上重新进行了调整。新添了部分菜品,如咸蛋黄炒雪蟹、万福肉、葱烧辽参、炸篷虾段、炒鳝鱼糊、扒白菜等,并重新恢复了黄酒生意,有特制“柳泉黄”、圆坛绍兴老酒、花雕、十年陈酿、女儿红、状元酒。与黄酒配套的酒菜有醉蟹、酥鱼、京豆酱、茴香豆、水晶肉、芥末墩儿等。柳泉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经营北京风味菜肴的特色饭庄,不少社会名流常常光顾。

2009年,柳泉居的京菜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柳泉居饭庄因地铁四号线施工停业。

2.砂锅居

砂锅居

砂锅居始建于大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距今已有266年历史,原坐落在西城缸瓦市大街路东乾隆皇帝第一子——定亲王府邸的更房近旁。现址是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60号。清朝满族人入主北京带来了满族人的文化。清朝宫廷、王府有“朝祭”、“夕祭”、“日祭”的制度。祭神时要“省牲”(杀猪的忌讳说法)、“摆件子”(切取猪体各部的肉和内脏,摆在桦木大槽中呈整猪形)上祭。祭祀时吃了“供尖”后还有些剩余肉,便赏给看街的更夫们。虽说按规定祭肉是不能出门的,但主家并不严控,常有“破例”。

清朝时,西城从西单到西四一带是王公贵族的住地。定王府、礼王府等大宅门都在缸瓦市附近。缸瓦市也就设有看街的更夫。清乾隆年间,一位琐居缸瓦市的刘姓更夫与一王府管事的人松七是哥们。当年王府内朝祭夕祭频频求福祈祥。刘姓更夫常从松七手里拿到余肉和供品。“神余”吃不完,遂想起在更房置些旧桌、旧凳、碗筷做起生意。后与王府庖丁(厨师)合作,做出多种菜肴,将王府烹饪技法传入社会。该店煮肉时用的是一口直径四尺深三尺一次可煮一头整猪的大沙锅。

关于砂锅居有店名说法也不一。有人说砂锅居之初因煮卖白肉叫“白肉馆”,后叫和顺居,取和和顺顺之美意。因为砂锅生意好,吃的人多,人们便以砂锅居替代和顺居。另种说法是,砂锅居最初没字号,到了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东四牌楼有一家白肉馆叫“和顺馆”,因生意衰微,经营不下去,店主见砂锅居生意很好,就找人撮合,与砂锅居合并,改字号为和顺居。据老辈儿们口传,在光绪年间店家请了正红旗世管佐领柏三爷(字松年,满洲沙济富察氏)题写了“沙锅居”的字匾,才有了正式的字号牌匾,一直做着砂锅煮白肉的生意。现在,人们都习惯写“砂锅”,其实“砂”和“沙”的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别看以前字匾写的是“沙锅居”,如今却约定俗成地改做“砂锅居”了。

在北京老字号商铺的历史上,砂锅居有一段令人费解的“经营一怪”。“自开业始,直到民国年间,一直是半日营业,到中午12时,就摘幌子、卷门帘,停止营业。”故而至今流传“砂锅居买卖——过午不候”的歇后语。清嘉庆年间,有人曾写砂锅居生意之盛景:“缸瓦市里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砂锅居被杨静亭《都门纪略》收录。有“白肉片,烩肝肠,烧下碎,烧下颏,和顺白肉馆在西四牌楼缸瓦市路东”的载文。早年砂锅居经营半日摘幌子停业,一却是因为味美而人们趋之若鹜;再就是真正的原因,为保证质量得用砂锅把头天晚上宰杀的百十斤重的京东鞭猪,拾掇干净后,连夜煮、火靠,次日一早正好熟透,8时开门,一上午准光。因而“西城缸瓦市有白肉馆,日以一豕飨客,不涉它味,逾午则闭门矣”。砂锅居的半日“经营一怪”直到1937年才变了。据史料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日伪之铁蹄下,因“砂锅居”风味独特,名气很响,所以日本和汉奸中的要人,常在此吃喝请客。此类恶人才不管你什么“过午不候”呢!经常是下午和晚间来此吃喝,店主慑于日伪的淫威,不得不改变多年的经营习惯,实行了全天营业。从此,砂锅居中午不摘幌子,增添了晚餐。娄锐在《首都杂咏》写的:“打破旧规添晚卖,为合时代也牺牲”说的就是这段这事。

据说砂锅居在新中国成立前挂有三块匾。左为和顺居,右为砂锅居,中间那块是白肉馆,很独特。1963年在原址南百米处建了砂锅居饭庄。“文革”期间砂锅居经营受到冲击,而变味成“炒菜居”1972年砂锅居重新恢复了字号。1975年砍下了菜单上的30多个“杂菜”,突出特色风味,同时挖掘创新了一些风味菜,使其既保持原有特色,又有所创新和发展。砂锅居从1952年起,把大砂锅改为小砂锅后增添了小砂锅炖煮的白肉、三白等,并增加炒菜。1992年砂锅居重新翻建成三层楼房,并于1994年12月28日重张营业。1998年8月8日,砂锅居现传承人杨树松与通州森林陶瓷、邯郸陶瓷共同研制做成“实物幌”—直径1.20米、高0.76米、重218公斤的特大砂锅,作为镇店之宝,陈设在门口,以文化吸引顾客。

砂锅居的龙、凤、福、禄、寿、喜、天、地、人和等雅间,环境典雅豪华,太师椅、条形案、八仙桌及餐桌椅都是以花梨木原料雕刻制作。所用瓷片都是仿大清乾隆年间的黄万寿,北京御膳风味的菜肴与宫廷装修风格浑然一体,浓郁的京都饮食文化特色突出。

目前,砂锅居还走上连锁发展之路,现有直营分店海淀砂锅居双榆树店。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9年,砂锅居“全猪席”获得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3.同和居

同和居

同和居饭庄是北京最早经营山东风味菜的中华老字号,开业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主营山东福山帮菜。据史料记载,同和居创始人原是清室的一位皇亲,为在宫外有个方便的去处,便邀来几个人在北京西四南大街北口(原西四牌楼西南角四合院内)开办了此饭庄。

同和居开业之初,是个生意冷清的小店。为使生意兴隆,店主努力在菜肴创新上下功夫,他后来结识了一位御厨,向其学习了“三不粘”、“全家福”、“贵妃鸡”等宫廷菜肴的烹饪技术。一日,住在西四缸瓦市的一位王爷信步偶到小馆吃饭,店主知其是掌管财务的大官,便亲自下厨精选料、细加工,制作了“三不粘”、“贵妃鸡”等名菜肴,王爷吃后倍加称赞,并为其推荐,自此小店生意有了转机。为招揽生意,小店常以客为便,取“同怀和悦”之意,定名为“同和居”,使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该店逐步名噪京城。

同和居饭庄系京城著名“八大居”(即:同和居、砂锅居、泰丰居、万福居、阳春居、东兴居、广和居、福兴居)之一,也是八大居中名气最大的饭庄。关于“居”的说法,有资料记载:“字号的垫尾字有代表这个馆的等级和风味作用。它们有庄、园、堂、楼、居、坊、馆、铺、摊之分。以“庄”以“居”字号垫尾者属中档次,用“居”垫尾字号亦常有自身特色,如“同和居”有三不粘、烤馒头、银丝卷。因此京城“八大居”则是各有风味特色的名馆。

同和居原在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由于无停车场地一度影响销售。1994年搬至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南街贵阳饭店二楼。现有营业面积600平方米,店堂由六小厅环抱着一个近400平方米大厅组成。大厅装饰古朴与现代相结合,典雅、别致、宽敞、明亮,小厅各具特色,各小厅匾名称与店名同和居遥相呼应,即:天和厅、地和厅、人和厅、和悦厅、同和厅、同乐厅,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同和居饭庄的“同和居婚宴”和“营养宴席”等获得了北京宴会设计一等奖。同和居百年老店深爱广大消费者欢迎,由于同和居经营诚实守信,以顾客为本,首批获得“国家级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守信企业”“食品安全卫生A级企业”,市区“双信单位”“双文明单位”“市卫生红旗单位”“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09年,同和居鲁菜制作技艺被认定为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4.便宜坊

便宜坊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餐饮集团。以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的“便宜坊烤鸭店”;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乾隆皇帝亲赐蝠头匾的“都一处烧麦馆”;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光绪皇帝御驾光临的“壹条龙饭庄”;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经营北京炒肝闻名的“天兴居”;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以经营北京小吃著称的“锦馨豆汁店”;建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经营佛家净素菜肴的“功德林素菜饭庄”;建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以经营清真小吃著称的“锦芳小吃店”;以经营宫廷风味的“御膳饭庄”;以川味为主的,郭沫若先生为餐厅题写“力力”匾额的“力力豆花庄”;以经营老北京特色小吃的“红湖小吃”等。 便宜坊集团拥有非遗项目10个,其中便宜坊焖炉烤鸭制作技艺、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集团致力于走规模化、连锁化、精细化、流程化、信息化经营转型之路,提炼制作技术,创新特色菜肴,提升品牌价值,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餐饮文化企业,努力实现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现便宜坊集团直营店和连锁店共31家门店,合作店2家,台湾合资公司1家等;加盟店29家,分布在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等地。“八百年古都·六百年焖炉”,便宜坊秉承“便利人民宜室宜家”的经营理念,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精品餐饮、绿色餐饮、养生餐饮,不断拓展现代经营方式,持续发展。积极适应新常态,为促进餐饮市场繁荣、满足百姓就餐需求,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5.丰泽园

丰泽园

北京市丰泽园饭店的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著名老字号丰泽园饭庄,以经营正宗鲁菜享誉中外,是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国家特级酒家,有大小24个不同风格的宴会厅,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就餐。

七十八年来,丰泽园人打造了“丰泽园”的金字招牌,锻造了“美味+营养”的美食品牌,塑造了享誉海内外的金牌菜品“葱烧海参”,树立了德、智、美、情的商业品格,近几年来更是屡获殊荣:中华餐饮名店、中国鲁菜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北京国企十大特色名店、中国特色风味餐厅,并相继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QS食品认证。2006年在重新认定的老字号企业中,第一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丰泽园饭店并入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首都旅游集团餐饮板块中的一员,全聚德集团汇聚了京城多家著名老字号企业;2007年,丰泽园饭店体制改革,由以前的全民所有制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体制的大举动改革标志着丰泽园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丰泽园将翻开新的发展篇章。
2007年,丰泽园饭店进行了整体的装修改造,饭店现拥有不同规格的客房103套,在装修装饰设计中特别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突出强调提高客人的审美情趣和环境的舒适度,突出环保型、节能型技术的应用。经过装修改造后的客房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别具民族特色。
名店大师尽展鲁菜精品,装饰风格尽显中国特色。丰泽园悠久的历史背景,精湛的厨艺,家喻户晓的美食,舒适的客房,特色的服务,为您营造了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丰泽园恭候您的光临!

6.东兴楼

东兴楼

东兴楼始创于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当时位于东华门大街。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东兴楼在其发展过程中,凭借踏实的经营方式、先进的经营理念、诚信的经营道德拥有了无比辉煌的历史,成为京城“八大楼”之首。一时间,趋之者众,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政客名伶、商界巨贾竞相前往,兴盛至极。

曾经一度,东兴楼因为更换领班遭遇了釜底抽薪般的震动,经营方式的更换也使其跌入了低谷。1944年,东兴楼关张。新时期东兴楼再度东兴。原班人马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菜肴,熟悉的味道勾起人们对于东兴楼过往的缠缠记忆和浓浓深情。曾经电机东兴楼的食客不惜远道而来,于是一时间兴起了“北京城中北方馆,北方八家曾称首;东直门内东兴楼,东兴二层又飘香”之说,东兴楼终于再度迎来了辉煌。

如今的东兴楼矗立于东直门内大街上,作为簋街的龙头老大,既俯瞰着整条街上特色小店,又在京城的美食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东兴楼越发兴旺。

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追求工艺精益求精和口味淳厚弥香的基础上,东兴楼同样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融入现代工艺,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和崇尚健康的理念不断创新。于是“八大楼”之首的名声在京城再次叫响,经历了百年历史的东兴楼在新的历史境遇中涅槃。

7.闫府私房菜

闫府私房菜

山东天天食尚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省内出色的大型餐饮管理机构。公司成立于2011年,旗下拥有“闫府私房菜”、“街坊1906”等餐饮品牌,对鲁菜及餐饮行业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天天食尚以传承鲁菜为己任,以人文情怀为根本,立志将具有文化底蕴的齐鲁菜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旗下品牌“闫府私房菜”由已故中国烹饪大师闫玺林先生一手创办,闫先生投身烹饪行业50余年,经过反复的潜心研究和秘法调制,在鲁菜中自成一派,其中又以爆炒腰花为翘楚,单一菜品年销售超5万份。如今鲁菜日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副有情怀、有传承、有历史的盛宴跃然于世。迄今为止,闫府私房菜已遍布山东省内数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接待顾客超百万。曾有顾客动情地说到:闫府让我感受到齐鲁文化和鲁菜的博大精深。而这种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也正是天天食尚全体员工矢志不渝的追求。截至目前,公司旗下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名优菜品的数量高达20余道,多年来培养各级名优厨师100余人,在鲁菜的传承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5年10月,“闫府私房菜”兄弟品牌——“街坊1906”耀世登场,一个焕然一新的景观式民俗主题餐厅正式来到广大用户身边,同时也给这座魅力古城带来一抹新亮色,以细节向历史致敬,以服务向用户致敬。

目前,公司正在出色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迎接着海内外宾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天食尚全体员工在立足于鲁菜文化的本身,将时尚、情怀、文化、体验、生活更好的融入到菜品中,做山东有思想、有文化的鲁菜品牌。

8.山东老家

山东老家

山东老家始创于1998年,是食尚国味集团旗下较早创立的品牌。山东老家以成为中国健康饮食带领者为己任,奉献美味饮食、关注健康以及食品安全,专注于成为中国大众正餐知名品牌。经过多年稳健发展,山东老家已逐步建立现代化餐饮运营体系,在广东等省份先后开出了三十余家店。

山东老家是以经营精品鲁菜为主、融汇南北风味的专业餐饮连锁。专注于将齐鲁文化与齐鲁饮食融为一体,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理念,继承鲁菜传统工艺,悉心烹制一菜一点,让来宾在浓浓的齐鲁文化氛围中品味鲁菜的独特与精细,感受齐鲁美食的境界与追求。同时,山东老家注重博采众长,在传承鲁菜之精华的同时,菜品兼具粤菜之清雅,蕴涵川湘之热烈。

“人在千里,家在心里”是山东老家传递给每一位宾客的浓情深意。未来,山东老家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传承鲁菜经典烹饪技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推出更多年轻人喜爱的菜品,将正宗精品鲁菜传播到各个角落,让更多人品尝到“家的味道”。

9.春江饭店

春江饭店

山东春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二零一五年。由一九八四年创办的《春江饭店》做为基奠,拥有成熟的餐饮系统及管理运作。旗下逐步发展了多种菜式品牌,全部在济南餐饮市场成为具有价值的知名品牌。

山东春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未来几年企划方案中会致力于开发更为广泛的菜式研究,完善的把新品牌推出市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餐饮企业。

10.金春禧

金春禧

金春禧主营鲁菜、海鲜、少量川菜、湘菜,特色水饺,始创于1999年,自成立至今得到了济南广大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大盘大碗丰盛实惠,注重质量。

岁月历程

鲁菜其发源地为山东省淄博市,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是历史悠久、技法丰富、难度高、见功力的菜系。

风味特色

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特点咸鲜为主火候精湛精于制汤善烹海味。

本文章来自用户分享,分享人:品牌榜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点击我联系),经核实,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rand.duoxiangpai.com/673.html

(0)
品牌榜单品牌榜单

相关推荐